tobeSmart运动知识库--马拉松,越野跑,马拉松报名、赛事报名信息

跑步

2025北京马拉松报名须知!规模为3.2万人

2025北京马拉松已经官宣举办时间为11月2日!
赛事规模:3.2万人
报名时间:9月10日10:00–9月15日18:00
报名地址:马拉马拉 数字心动
2025北京马拉松官方报名地址:


更多2025北京马拉松消息关注【小道跑步】后续推送:
长按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报名消息,
进入公众号点击右上角⭐️星标,马拉松报名不错过!
也可关注后进入京津冀马拉松群!


2025中国银行北京马拉松报名须知


一、赛事基本信息

(一)比赛日期与起跑时间

比赛日期:2025112日(星期日) 

起跑时间:07:30

(二)比赛项目及规模

项目及组别:男子、女子马拉松(42.195公里)

赛事规模:32000

(三)比赛路线

起点:天安门广场东侧路

终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大道

比赛路线沿途经过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

二、报名资格

(一)运动员年龄要求

须在比赛当年年满20周岁(20051231日前出生,含当日)。

运动员65周岁及以上(19601231日前出生,含当日)的,应加强自我健康状况评估,同时须提交由本人及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的成年近亲属)共同签署的《参赛承诺书》。

(二)运动员成绩要求

2023 日(含)至2025 99日(含)期间,马拉松完赛有效成绩在6小时内或半程马拉松完赛有效成绩在3小时内(线上马拉松成绩无效)。

(三)运动员健康要求

1.须在领取参赛物品前提交由本人签字的《参赛承诺书》。

2.组委会建议所有运动员在赛前通过二甲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血压、常规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运动平板试验(三项之一即可),如运动员存在高血压或心电图明显异常(例如显著心动过缓等)需加做心脏彩超。心电图和心脏彩超不能互相代替。请运动员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长跑运动,则可报名参赛。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运动员个人承担。

3.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高强度、高负荷,具有一定风险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如果运动不当,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马拉松运动员应身体健康,而且要有经常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

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不宜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及其他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

3)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4)如果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或体温异常者;

7)赛前一晚饮酒或睡眠不足者;

8)孕妇;

9)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注:运动员应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强自我健康状况评估。赛前运动员必须时刻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尤其是赛前突发的感冒、发热、病毒性感染等疾病,同时也需要了解自己的既往病史:冠心病史(尤其是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史及猝死家族史等。

三、报名方式

(一)大众运动员

大众运动员可通过2025中国银行北京马拉松官方网站或官方合作APP在线报名,不接受团体报名。报名人数超出限定名额后,参赛资格获取将采用抽签办法确定。

1.北京马拉松官网:www.beijing-marathon.com

2.官方合作APP:中国银行APP、马拉马拉APP、数字心动APP

注:请使用本人账号(手机号码或邮箱)进行报名。为避免影响信息查询、缴费等操作,报名所使用的账号请勿在赛事期间注销。

(二)特邀运动员

1.国际精英运动员:组委会将按照《2025世界田联标牌路跑赛事规程》及《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管理制度文件》中关于运动员邀请与管理的相关要求,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特邀运动员参赛邀请工作。

2.国内精英运动员:登录2025中国银行北京马拉松官方网站下载《国内精英运动员报名申请表》,于202591518时(北京时间)前填写后回传至组委会邮箱(oc@beijing-marathon.com),组委会将根据精英运动员邀请计划进行筛选,最终结果以邮件形式进行通知。

3.其他特邀运动员:本次比赛设置其他特邀运动员,包括配速员、医师跑者、赞助商及合作媒体等,需满足本次赛事全部报名条件

(三)残疾人运动员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关于残疾人选手参加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通知》相关要求,现就本届北京马拉松残疾人运动员参赛办法说明如下:

1.残疾人运动员须满足赛事报名资格,通过北京马拉松官方网站或官方合作APP完成报名,报名人数超出限定名额后,参赛资格获取将采用抽签办法确定。

2.本届赛事不设竞速轮椅组,竞速轮椅不得参赛。为保证参赛运动员安全,非竞速轮椅运动员须听从裁判及志愿者引导到所有运动员队尾集结,安全有序出发。

其他类别的残疾人运动员(如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上肢残疾等)将根据赛事分区规则,与大众运动员一同在对应分区安全有序集结和出发。

3.为保障所有运动员安全,非竞速轮椅运动员、视力障碍运动员须在提交报名信息后,登录北京马拉松官方网站下载《非竞速轮椅运动员申请表》或《视障运动员申请表》,填写后连同有效马拉松赛事完赛证书、残疾证扫描件或照片于202591518时(北京时间)前回传至组委会邮箱(oc@beijing-marathon.com),按要求完成运动员信息报备。视力障碍运动员须伴跑运动员全程伴跑,并须提交一名已报名的伴跑运动员信息,进行报备登记。

四、报名时间安排

(一)报名时间:202591010时至91518

(二)抽签结果公布时间:202510月上旬

注:组委会将根据实际缴费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名额补录,具体补录事项将以公告形式向社会发布。

五、报名流程      

登录官方网站或官方合作APP注册→阅读承诺书、组委会声明→确认领物预约→完成运动员参赛指南应知应会→新用户填写信息/老用户修改确认信息→阅读参赛声明并签署参赛承诺书→等待抽签→中签完成缴费→报名成功。

六、报名费

(一)报名费用:人民币200/人。

(二)报名成功后报名费不予退还,名额仅限本人参赛,不允许转让。

七、直通名额

(一)符合北京马拉松直通成绩标准的运动员

2024年北京马拉松完赛成绩符合以下各年龄段成绩标准的运动员,具体成绩标准如下:

北京马拉松成绩直通标准(原北马九星成绩标准)

男子各年龄段

直通成绩标准

女子各年龄段

直通成绩标准

20-34

2:40:00

20-34

3:10:00

35-39

2:45:00

35-39

3:15:00

40-44

2:50:00

40-44

3:20:00

45-49

3:00:00

45-49

3:30:00

50-54

3:05:00

50-54

3:35:00

55-59

3:15:00

55-59

3:45:00

60-64

3:30:00

60-64

4:00:00

65-69

3:45:00

65-69

4:15:00

70岁及以上

4:00:00

70岁及以上

4:30:00

(二)2025年广州马拉松赛直通北京马拉松运动员

将在报名2025年广州马拉松赛的中签者与未中签者中,各随机抽取100名符合2025年北京马拉松报名资格要求的运动员,直通参加2025年北京马拉松。

获得直通名额的运动员须符合2025中国银行北京马拉松竞赛规程和报名须知参赛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北京马拉松官网或官方合作APP,提交个人报名信息,完成报名缴费。未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提交个人报名信息和缴费的运动员,视为自愿放弃直通资格,资格不予保留。直通运动员名单确定后,将通过赛事官网发布。

八、重要说明事项

(一)请运动员如实填写个人信息,组委会将对注册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一旦发现有隐瞒自身健康状况或提供虚假报名信息的情况,则取消其2025中国银行北京马拉松参赛资格。

(二)利用虚假信息获取参赛资格、转让或使用非本届赛事号码布参赛的人员,比赛中产生的一切后果责任自负。违规行为经组委会核实确认后,将按照竞赛规程处罚办法对违规者处以终身禁止参加北京马拉松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将由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

(三)报名人数超出限定名额后,参赛资格获取将采用抽签办法确定。中签运动员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否则视为放弃,名额不予后补。

(四)本届赛事路线不适宜运动员推婴儿车参赛,为充分保护所有运动员人身安全,本届赛事禁止婴儿车进入赛道。

(五)组委会通过人脸识别或身份证件查验(报名时的有效身份证件)两种方式进行身份核验。如运动员选择人脸识别方式,将在赛前领物现场进行人脸信息采集,用于比赛日入场检录及完赛时的身份核验。如运动员选择身份证件查验方式,须在比赛日当天全程随身携带身份证件,用于入场检录及完赛时的身份核验,并自行妥善保管好身份证件。

(六)如遇不可抗力,导致赛事改期或取消,组委会将另行通知。

(七)咨询:

咨询电话:010-6716748213699107993136915820451369152947213520261054

工作时间:9:00-11:3013:00-17:30

邮箱:oc@beijing-marathon.com

本须知解释权属于2025中国银行北京马拉松组委会,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北京马拉松赛组织委员会

20259

 赛事路线如下:

冠名赞助商

顶级合作伙伴

官方赞助商

赛事支持商

赛事供应商

线上赛官方合作平台

中国马拉松官方活动合作伙伴

官方指定航空服务商



发表评论